工人日报讯(记者赵欢)荧幕上的哪吒脚踩风火轮划破天边,这个承载着千年文明基因的神话人物,正以破纪录的姿势改写着我国影视工业的想象力鸿沟。2月18日,我国电影迎来里程碑时间,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以超越123亿元的成果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。不少观众称:哪吒成了“影史首位3岁百亿影人”。
记者注意到,作为我国民间传统文明中的经典IP,哪吒一直以来都是影视著作的抢手体裁。明代《封神演义》一书将哪吒描绘为手握天地圈、身披混天绫、脚踏风火轮、手持火尖枪,顽皮生动又气势汹汹的英豪少年形象,尔后,创作者们从中罗致营养,相继打造了许多哪吒经典荧幕形象。
1961年,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动画片《大闹天宫》,片中三头六臂的哪吒圆头圆脑,酷似我国民间的年画娃娃;1979年,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打造《哪吒闹海》,叙述了哪吒为解救陈塘关大众,与东海龙王奋斗的故事;“是他、是他,便是他,咱们的朋友小哪吒。”这一传唱至今的主题曲来自2003年的剧集《哪吒传奇》,这部承载了不少观众幼年回想的大型动画连续剧,让小英豪哪吒具有了完好的生长故事线年的《十万个冷笑线年的《非人哉》等动画中,也对哪吒的性格特点、人生故事做出了斗胆生动的发掘;2019年,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以50.35亿元的票房创其时国产动画纪录,颠覆性刻画了“烟熏妆哪吒”,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呼吁让不少观众浮光掠影;2021年上映的《新神榜:哪吒重生》将故事移植到赛博朋克国际,刻画了具有想象力、未来感的哪吒形象;今年春节档,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成为口碑票房的双赢家,影片中的哪吒“若前方无路,便踏出一条路;若天地不容,就改变这天地”,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识。
从前期的传统动画到现代的特效大片,数十年的影视化改编,哪吒的故事被不停地改善改造、重塑。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打造的《哪吒闹海》,以水墨动画定格了少年英豪的悲凉之美;现如今,饺子导演的《哪吒》系列则经过“逆天改命”的叙事内核,让叛变的哪吒成为“Z代代”的精力图腾。
我国人民大学构思工业技能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表明,《哪吒》系列电影证明民间传统文明是可被激活、再造的超级“文明IP”,其中心在于怎么紧扣现代场景、实际需求将文明内核创造性转化、立异性开展。“应以现代视角重构民间传统文明内核,让哪吒从神话符号演变为情感共识的著作。”宋洋洋说。
与此同时,记者发现,近年来,哪吒影视化的热潮之下,也呈现了不少针对“魔改”的质疑声,“改编鸿沟”的争议继续发酵。2019年,《哪吒与变形金刚》动画系列片发布海报引发观众吐槽:“这是对文明符号的过度消费。”2020年,电视剧《哪吒降妖记》上线分,暴露出哪吒体裁的改编失控危险。对此,有业界的人表明:“改编不是给哪吒穿件新衣服,而是找到陈旧魂灵与今世心跳的共振频率,民间传统文明IP改编需要在尊重传统与寻求立异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。”